我们期待花团锦簇
——92 MBA校友刘群采访录
石昌
对刘群校友的采访可谓是一波三折。很早就给他发过电子邮件,还给他的办公电话留了言。不巧的是,他一直出差。临近交稿的期限了,我们小组对92级的采访还没有敲定。这时,刘群回电话来说他已经回到北京,并愿意在周末接受采访,而且为了照顾我们的时间安排,他主动提出回清华来接受采访。他说:“我住得不远,也正好可以回母校看看。”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住在东城区,其实离清华真的不近。
约好周日下午1点整在新斋路口会面。我们提前5分钟到会面地点,这时我的手机响起来,正是刘群打来的。再向前走几步,我看到一位身着藏蓝西装的中年男士等在路边,我知道一定就是刘群校友了。
平凡的花儿/静静地在阳光下/舒展
“在我们班,我是属于循规蹈矩的。”那天在咖啡厅坐下来,刘群就这么对我们说。
其实更确切的描述应该是“中规中矩”,或者说是职业和严谨。中庸(Conservative)的衣着、时刻保持的谦和的微笑、留出几分钟保险的守时习惯……无处不透出他的职业和严谨。
“我们全班19人,15男4女,男生住14号楼,女生住新斋。13名党员,入学时最大的39岁,最小的24岁,平均32.3岁,30岁以上的12人。” 刘群告诉我们这些数字时,不需要借助任何书面资料,肯定、精准,一切仿佛回到当年他担任班长的那个时候。说着,他从公文包中取出经过分类规整,纸质已经发黄的资料。其中透出的职业和严谨,又一次令我们折服。
当时的MBA教育还是实施导师制。刘群回想起那时的学习,认为那时的制度下,老师投入到每名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和现在相比就是作坊式的生产,是精工细作的模式。在学习上,每个人精力投入很多,和本科生一样。那时的教材主要是国产教材,但是案例还很少。其实,真的是给后来的MBA教育趟路。有些课是学生自己上去讲、辩论;或者学生和老师一起商量怎么讲;也可能老师作个提纲,学生自己讲,老师再点一点。
刘群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当年老师对他的教诲,他特别要求将这些老师的名字列出来:赵纯钧、徐国华、仝允桓、刘丽文、周光、林玉霞、金占明、朱宝宪、陈晓悦、刘冀生、李子奈、陈章武、董新保、付家骥、方惠坚、梁尤能、卢嘉仪、曲文新、赵家和、张林兴、宋学宝……
那时候,经管学院每周六下午都有讲座,刘群和同学们都习惯去听讲座。有经济学家如厉以宁、有企业家亚都科技的何鲁敏等,也有外交家来讲时事和国际政治经济,有一些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来讲经管以外的东西。还有一些跨国公司的高管来,但所讲的往往限于对自己企业的宣传,后来就很难吸引同学了。偶尔,同学们也会到北大去听课。中国经济软着陆是当时对刘群和他的同学们影响最大的事件。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但也出现了明显的经济泡沫。朱院长先在清华MBA班传达了“软着陆”的精神。像这样朱院长的亲自教诲,刘群和他的同学们曾多次聆听。
有一家网络媒体曾说:“中国MBA……首届学生开着汽车驶进清华、北大的校园时,明显地感到在校生目光中的异样。”在我们想象中,最初的几届MBA应该是这样在清华园中极特殊的群体。但问起这个问题时,刘群却告诉我们的却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当时,大多数同学没有脱离原来的用人单位,有的时候还要为原用人单位做一些事情。有些同学也尝试过经商,但时间很短,经营的情况也各不一样。虽然92级MBA几乎全部是带工资来上学的,但根据他们当年做过的一次粗略的调查和估计,92级MBA人均每月生活费是180元,明显低于清华本科生平均280元的水平。
如果说有什么特别,除了平均年龄外,可能还有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那时,同学们平时讨论的话题很多,不是很集中,一是因为行业太多,二是因为同学们工作后想法更加实际。当时MBA与经研班的接触也很多,但在对同样的问题上,视角却又往往有所不同,难说优劣高下,但特点明显:MBA看问题很微观,经研学生看问题很宏观。
虽然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并不很多,但由于同学们都工作过一段时间,对班级的组织还是十分看重的,班级经常有些社交活动、聚会。当时,MBA2字班和1字班、3字班男生都住在14号楼5层,交流颇多。刘群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和3字班朱金浦等同学一同参加12.9合唱团的情形,他回忆起李亚昆担任手风琴伴奏的出色表演时,依然赞叹不已。毕业后,92MBA的同学们奔赴各地,北京的同学还多些,偶尔会小聚,还会一起回清华看看老师。但令刘群感到遗憾的是,毕业后没有举办过全班性的同学聚会。
还没有斑斓的色彩/但我们期待着绚烂/在天与地的空白间/铺一段锦
91级MBA是我国实行MBA教育试点后招收的第一届。美国哈佛大学1949届MBA曾说:“脚下的大地在延伸,前面一片空白,等待我们去开发。” 这种话也可以用来概括92级MBA入学时的梦想和普遍期望。刘群说:“我们都希望获得工商管理的金钥匙,有朝一日能够达到像美国《幸福》杂志对1949届哈佛MBA一样的评价。”
为了这样的期望和梦想,刘群和他的同学们十分珍惜在清华园的时光。刘群认为自己经过清华MBA教育,能力和素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高,而且最关键的是素质。
刘群很有感触地说:“现在,一个用人单位看人先看学历,有了学历看素质,有了素质看信念。”MBA教育直接指向素质,这是MBA和其他教育的显著区别。处理事情不好用百分制来衡量。但一个细小的决策或执行,其具体的过程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来。
刘群非常认同清华关于面包和猎枪的经典论断,他说对未来的工作,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是给学生一杆猎枪,都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同的是干什么用什么子弹罢了。这个素质就是整体,包括思维和行为的各个方面。
Professional这个词,在92年开始在对清华MBA而言,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字眼。刘群回忆道:“当时同学们如果约定时间做某件事情,都十分自觉地严格守时。偶尔有人迟到三两分钟,必会有人直率地批评,批评的话几乎都一样,一般就是‘做MBA,怎么还能这么不职业’之类的。” 刘群慨叹,在清华经管三年的整个过程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时,人们对MBA是什么还不很了解。人们也都不相信大学生能管理,也不清楚MBA学管理和大学生学管理有没有什么不同。为了在更大范围的MBA在校生和毕业生中联络感情、互通信息和交流经验,刘群和人民大学的李振华等十几名同学发起筹备校际的MBA联谊会。他们提出:“誓为中华工商之崛起,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以世人瞩目的成就,创我MBA伟绩。同闯工商界,独步新世纪!”1992年10月24日下午,那是一个周六,两校MBA在人民大学举办了首届北京MBA联谊会,当时在北京就清华和人大两所试点学校。人大92MBA班长李振华主持的会议,刘群则就MBA试点的理解和认识做了演讲,并提出了MBA联谊会组织的构思。随后,联谊会成了两个MBA群体的交流平台,一同开展了篮球赛、桥牌赛、新年联欢等许多活动。直到现在,清华和人大两校92级MBA中还有很多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在清华求学的经历中,筹划MBA联谊会这件事,也许是刘群记忆最深刻的了。
花季尚早/那迫人的娇艳/已然跃出/在不经意间
1992年底,92MBA的陆国青与《中国大学生》杂志社联系,当时《中国大学生》杂志在大学校园是很有影响的一份杂志。《中国大学生》采访了组织校际MBA联谊会的几位同学,并在1993年3、4月间刊出了采访录。从现在看来,那次采访对MBA联谊会的关注实际上并不很多,虽然后来西安交大、厦大、天大等学校的MBA在得到这一信息后也与联谊会取得了联系,但终因种种局限,没能做成更大范围的联谊,原先组织全国MBA组织的预想,没有顺利实现,但他们做的这些工作后来却产生了比成立一个联谊会本身更为深远的影响,那就是介绍和宣传MBA。许多人都是从那篇采访录知道了中国开展了MBA试点,知道了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举办了MBA项目。1995年,刘群毕业后,回到兰州化工集团工作了一段时间。当时兰化新来了一名西北工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见到刘群一直很是钦佩。过了很久,他才告诉刘群,他在《中国大学生》杂志上读到清华92级MBA的故事,看到过刘群他们的照片。
现在,刘群仍然在中石化,任炼化企业经营管理部生产管理处处长。92级MBA除了4位来自政府机关,其余均来自国有企业,毕业后,又大都回到原系统或原单位。粗略看去,似乎很缺少激越和张扬,仔细研读却是一种稳健的厚积薄发,一种建立在职业和严谨的素质上的厚积薄发。他们中大多数都和刘群一样,早已经成为所在组织的中坚。
讲起毕业以来,社会与商界对MBA的看法的变化与发展,刘群承认作为清华MBA毕业生压力很大,要经常考问自己是否做到优秀。在不是很了解的人面前,他通常不会张扬自己是清华MBA。但回顾当年梦想欲与美国哈佛大学1949届MBA比肩的意气与豪迈,今天的刘群却是心境平和,他坦言自己和自己的同学取得的成就与当初的目标相比差距很大,但他同时也指出要达到期望的目标必须依靠几十年的积累。
采访结束之时,我们请刘群给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学弟学妹们赠言,他讲得特别实在:
“珍惜现在的时光,现在的机会,要好好地学习各门课程。学校开设课程肯定比个人总结经验要有效率,也更系统。没有一门课可以用来包打天下,但也没有一门课可以全抛了不管。把每一门课学好,这是最实在的。”